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率兵六出祁山炒股配资选配,当时的姜维还跟着曹操帐下的各路大臣在各地巡查。在得知蜀汉大军前来开打的时候,也是积极响应准备集中兵力抵抗蜀军。而这个时候的姜维却被怀疑成为了内鬼,被团队所抛弃,不得已只得选择投奔诸葛亮,诸葛亮当时也欣然接受了他。那么诸葛亮大家都知道,是一个思维相对比较缜密,做事前都是喜欢未雨绸缪的人,而姜维呢是一个爱冒险的探险者,这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性格,为什么诸葛亮还要收纳姜维呢?
姜维当时的处境虽然是魏国将领,但是已经被猜疑并且得不到重用,在投降诸葛亮以后,对诸葛亮也很是敬佩及拥戴。诸葛亮当时几乎就是把姜维作为蜀国的下一代将领来好好培养的。也算是给蜀汉培养一个接班的将领吧,毕竟自己也年事已高,该想想后路了。
刘备在位时期夺回成都的时候,准备安排汉中的防御工作,因为汉中作为西川的门户,在战略上有非同一般的地位,守住汉中就相当于可以去拒敌人于国门之外,当时朝中众人的一致意见都是认为这个位置,非张飞莫属了,张飞本来也很有意向担任汉中太守这一职位,和二哥关羽统领的荆州正好遥相呼应,然后最后的事实是,刘备并没有选择张飞而选择了魏延。还别说我们刘皇叔,别看他平时优柔寡断多愁善感,但是在看人方面确实超一流。魏延当时的领兵多出奇谋,大局观也把握的相当好,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,所以刘备选择魏延在后来的种种表现中,证实了这一件事做的是正确的。
展开剩余58%魏延也用实际行动报答了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,魏延当时防驻守汉中的时候,采用的也是防御敌人于国门之外的策略,他在城门外布下了重兵,结合汉中地区的多山险峻地形。几乎让每一座山每一条沟,都发挥了最大的战略价值,曹魏在这条防线中每突破一步,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用这种方式来消耗敌人的战斗力,加上在魏延的指挥下。击退很多次曹魏的进攻,
这套战术到了后来姜维掌权的时代,被姜维给剔除出去了。姜维毕竟年轻,他对于魏延的这套战术,认为是老掉牙的一套办法并且有些嗤之以鼻,觉得太过保守了,其实小编个人认为,是因为这种战术打法不利于姜维自己邀功才对。
后来姜维所选择的方式是关门打狗,就是主动收缩兵力,然后在自己熟悉的山川田野里布兵,在两座城池之间不断给予敌人予以夹击,以避免敌人长驱直入到达平原地区。
最后的事实证明姜维的想法是错误的,他放弃了外围的据点,使得汉中门户大开,敌人长驱直入。虽然被两边称之夹击消耗掉一部分战斗力,但并没有能消耗殆尽,曹魏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的军力,绕过了姜维的围城,将整个汉中都打穿了。这要是放在魏延时代是不可能发生的。
小编认为,要是魏延在世,诸葛亮一定不会想着让姜维当成继承人,可惜魏延此时已经去世30多年了,好在后期的姜维也是不负所望,认真研究学习诸葛亮留下来的各项书籍,在之后的战争之中也是表现出色。只可惜最后还是没能扭转蜀汉衰败的趋势,即使在刘禅准备开城门投降的时候,姜维还曾经想过以诈降这样的手段,来换取最后一搏的机会,可惜胳膊领不过大腿,还是战败了。
虽然是降将在后主江山的最后时刻还能坚守忠贞,必然是一件可歌可泣的事情炒股配资选配,没有谁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轨迹,他的出现只是在历史需要的时候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